台湾灵芝产业与学术研究概况

所在分类:科研文献 核心内容:台湾灵芝学术研究

 台湾灵芝产业与学术研究概况                    作者:吴亭瑶 引自2016《首届国际食用菌文化大会论文集》。

 
    从十九世纪末以降,西方医学与科学对中国、印度、西藏等东方传统医学造成极大的冲击,迫使传统药物必须以科学作为标准。在台湾,标准化浓缩制剂的「科学中药」成为多数中药材新生的依归,灵芝却在产官学界的交缠引绕下转型成「保健食品」的明星商品,同时间,灵芝的科学研究也在产业发展的推动下累积了丰厚的实力。
 
     1970年代中期以前:默默无闻
 
    1950年代,国民政府搬迁来台,延袭自秦汉以来灵芝扮演长生不老仙草、歌颂帝王的角色,灵芝也曾一度扮演爱戴领袖的象征。然而台湾环境高温多湿,造就灵芝「并不罕见」的先决条件,使得灵芝的神圣光环并未在政治场域发烧蔓延。
 
    不过,灵芝的药用价值也没有因为不难取得而受到特别关注。1972年时任药政处长的许鸿源编著的《台湾地区出产中药药材图鉴》并未收录灵芝。由于许鸿源拥有「顺天堂药厂创办人」和「留日药学博士」的背景,不可能漏列台湾常见的灵芝,因而推论灵芝在1970年代初期并未被当作正式中药材使用。
 
    在神话故事和武侠小说的影响下,当时一般的台湾老百姓对灵芝的认识,多半停留在道家仙药与武侠灵丹的想象,仅有极少数具中医、西医或国术师身份的民间人士,尝试把野生灵芝当成药来使用
 
    1975~1985年:灵芝产业萌芽→热潮→价格崩盘→百家争鸣
 
       1975年号称「锗能抗癌,而灵芝锗含量高过人参」的营销话术袭卷日本,为因应需求爆增的灵芝市场,日人开始来台收购灵芝,成为台湾灵芝发展的滥觞。台湾供应日本的灵芝,最初仍以野生为主。这时期亦开始有中药房在灵芝供应商的引荐下把灵芝纳为「中药材」贩售,并借镜日本的应用经验,教导民众灵芝有何功效、如何煎煮服用。
 
     1970年代末期,在日本对灵芝的需求日益热络,以及台湾洋菇外销受挫、亟需寻求替代品的大环境下,促成灵芝人工栽培技术的快速发展,灵芝很快成了台湾菇农普遍栽培的新兴农产品。同时期台湾科学家也受日本科研文献影响,开始投入灵芝的药理研究,其中又以时任台湾大学生化研究所教授董大成最具代表性。
 
     1982年初,董大成在动物实验基础上发表的两篇灵芝抗肿瘤论文,各以「人工栽培灵芝子实体热水萃取物」和「野生无柄灵芝菌丝体及其发酵液」为原料,首开台湾学者研究人工栽培子实体和菌丝体的风气。始料未及的是,癌症在当年首次登上台湾十大死因之首,媒体于是大肆报导灵芝抗癌的研究成果,使得灵芝身价瞬间爆涨,引发民间炒作灵芝疗效、农民争先栽种灵芝的热潮。大量日本翻译的灵芝著作也在此际被业者引进台湾,成为民间获取灵芝知识的主要来源。
 
    1982年底至1983年,灵芝价格水涨船高带动灵芝栽培风潮,招引不肖商人趁机介入,诈欺案件频传;加上1983年日本本身的灵芝产销供过于求,不再向台湾收购,台湾人工栽培的灵芝全都转为内销。两者交互影响下导致灵芝价格暴跌,许多投资者和生产者惨赔。
 
    不过灵芝在台湾并未泡沫化,反而因为原料充足加速灵芝商品化的在地发展,并促进学界对灵芝的研究和讨论──举凡灵芝的安全风险、疗效范围、适用对象、应用方式、有效成分、生长方式都是议论焦点,战线也从封闭的实验室延伸到公开的媒体,褒贬不一、莫衷一是的评论显示学界对灵芝仍有很大的困惑与疑虑。
 
    业者间「灵芝是野生好或人工栽培好」的论战,在科学论证的支持下与风险管理的认知下,人工栽培的灵芝(包括子实体与菌丝体)渐成主流。而随着科学报告证实灵芝功效与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受到日本翻译著作的影响,所谓的功效成分(如多糖体、有机锗)逐渐取代「野生与人工栽培之争」,成为商人影响消费行为的营销辞令。(注:事实上灵芝里的有机锗含量极低)
 
    1986~1990年:市场混乱缺行业标准,政府投入大型研究计划
 
    在灵芝业者百家争呜的1980年代下半,出现了两种新型态的灵芝业者,有别于过往的栽种者、中药房和保健食品公司。一个是具有学者背景的业者,阳明大学生化所的李旭生副教授是最佳代表。其在1987年成立公司销售灵芝产品,同时又以「科学家」身份透过媒体宣扬灵芝疗效,还长期提供自家的灵芝菌丝发酵多糖萃取物给多位学者作为实验材料。作风极具争议性,却对台湾灵芝产业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推动扮演一定的角色。
 
    另一种新型态的灵芝业者则是直销公司。1986年台湾连续发生多家直销公司倒闭事件,造成直销从业人员大幅流动,他们开始寻找高利润的新商品,专卖灵芝保健食品的本土型直销公司于是陆续成立。直销业特有的「口耳相传」经营模式,回避了法规上不可公开宣传疗效的限制,加速灵芝在民间的普及,却也更加激化产品疗效夸大不实、质量参差不齐、价格高得离谱等乱象。
 
      1987年7月八点档连续剧《灵山神箭》开播,剧里由童星扮演的「灵芝草人」让灵芝变得更家喻户晓,业者推广灵芝产品更加得心应手,媒体也以更多版面报导专家学者对灵芝疗效、毒性的不同观点,一般民众对灵芝也就愈感困惑。
 
      热络又混乱灵芝市突显出建立灵芝行业标准的必要性,加上日渐衰落的「香菇王国」迫使台湾菇菌产业必须转型,以及民众对于保健食品的需求,整个大环境迫使政府很难继续袖手旁观。当时的国策顾问、对台湾经济政策有极大影响力的李国鼎资政,于是在各方业者和学者的游说下,促请行政院科技顾问小组于1987年11月29日召开「灵芝研究发展研讨会」。会议由享誉国际食用菇研究,时任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系教授、真菌学会与微生物学会理事长的王西华教授负责筹办,地点选在台湾大学农艺馆,除邀集当时主要的灵芝学者介绍研究成果,会中还决议由行政院科学委员会(简科国科会)投入「灵芝大型研究计划」,以促进产业发展、建立行业标准为目的,成立五个研究小组(分类、栽培育种、加工、临床评估,以及成分分析、生化和药理作用),动员各学术机构对灵芝进行系统化研究,台湾主要的灵芝研究团队俨然成形。

      正当学者如火如荼投入灵芝研究之际,市场混乱的情况愈演愈烈。一方面,以鹿角灵芝突显产品差异化的直销业者,巧妙宣传业主与政要在「灵芝研究发展研讨会」上的合照,使业绩由黑翻红,引发业者间对于灵芝形态(鹿角或朵状)与疗效关系的大战。另方面,灵芝产品掺假、掺西药、掺劣质品的新闻甚嚣尘上,造成消费者对业者诚信的猜疑,各家业者只好各显神通寻找「专家」为产品背书。随着1987年11月台湾开放探亲,两岸交流日增,大陆灵芝临床研究及应用方法传入台湾,更加「丰富了」灵芝疗效的论述。
 
      其实关于「什么才是灵芝」科学界已在这时期有了初步答案。当时正在台湾大学农化所攻读博士学位的许瑞祥,于1986~1988年与其指导教授王西华发表三篇论文指出,经基因鉴定、形态分析与交配试验证实,台湾栽培常用的灵芝起码包括Ganoderma lucidum和Ganoderma tsugae(松杉灵芝)两大类,台湾的野生灵芝至少也有八种,它们的截然不同犹如鸡跟鸭,但市场混用的情况却非常严重。
 
    许瑞祥在1988年9月出版的科普专著《灵芝的奥秘》亦指出,使用的菌种、栽培条件、加工方式(热水或酒精提取)不同,做出来的产品在成分和功效上也不会一样,无法一概而论,亦非消费者所能判断。而鹿角灵芝则是生长条件不佳导致的「畸形灵芝」,或许适合艺术观赏用,但绝对不是什么神奇的灵芝。
 
    此外,时任阳明大学生化所的萧明熙,以及同样师承王西华、当时已在台北医学大学任教的苏庆华,亦在1986~1988年间提出「三萜类」、「固醇类」为灵芝的活性成分,与较早发现的「灵芝多糖」有不同的功效表现。
 
    1991~1998年:业者成为灵芝科学研究和教育推广的赞助者
 
    1991年,责任重大的「灵芝大型研究计划」随着计划主导人国科会生物处处长林荣耀的去职,仅以《中药及灵芝研究》成果报告书悄然划下句点。报告书中仅刊载菌种分类和部分栽培育种的研究结果,众所期待的药理、临床和毒理作用则付之阙如。虽然最后未能协助建立灵芝的国家标准,却已点燃台湾学界系统化研究灵芝的火苗,为台湾后来成为国际上研究灵芝的重镇奠下根基。
 
    就在政府退出主导灵芝研究的这一年,在台湾灵芝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直销公司双鹤企业(成立于1987年7月)出资成立微生物文教基金会,补助教授级的「专题研究计划」和「硕博士论文研究」。
 
原本被动依赖国内外研究论述的业者,反过来成了推动灵芝科学研究的引擎。
 
    1994和1996年,微生物文教基金会举办「第一届全国灵芝学术研讨会」和「台北国际灵芝研讨会」,会议中的成果发表,包括阳明大学教授王声远厘清「灵芝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与抗肿瘤活性的关系」,师范大学教授姜宏哲确认「锗并非灵芝主要有效成分」,台湾大学教授许瑞祥透过「灵芝属菌种鉴定系统」的介绍提醒灵芝产品种源一致的重要性等等,均对灵芝的产业发展、学术研究和消费者认知起了指标性的影响和稳定军心的作用。
 
    此时的灵芝市场也出现变化。1995年本土大型食品业(如葡萄王、统一、台糖)投入灵芝市场,使得原本以直销为主的灵芝产品,另外发展出「开架贩售」的方式;灵芝产品的剂型也从原本的胶囊、颗粒,增加了饮品型式;灵芝产品的价格出现高价与平价之分,消费客层也从「病人」往「追求健康的人群」扩展。
 
    1997年,以灵芝菌丝体及其发酵液为灵芝产品主要原料的葡萄王公司,推出「一颗十元有找」的低价灵芝,并开始在电视上密集播送「灵芝的好坏决定在多糖体」的广告,而且这一播就是十几年,成为全台最知名的灵芝广告,却也让所有灵芝消费者陷入「多糖愈多就愈有效」的迷思,更突显出灵芝知识教育的缺乏。
 
    1998年7月,原以补助学术研究为主的微生物文教基金会创办《健康灵芝》季刊,由学者主编,以学理为根基,传播正确的灵芝的知识与常识,并且从科学验证与民间经验两种不同的角度,阐述灵芝的功效及其原理。后来随着灵芝产业和研究的日益兴盛,这本杂志也成为两岸灵芝业者自我提升的重要教材,亦是两岸灵芝学者交流研究心得的重要媒介。
 
    1999年迄今:健康食品管理法施行,功效评估再为科研添柴火
 
    灵芝在台湾的疗效论述,从1980年由学者引领风骚,1990年由业者强势主导,到了2000年前后终于由政府掌舵,有了一个共同的衡量标准。
 
    鉴于1995、1996年发生多起「保健食品」吃死人或内容易混充造假的案件,主管机关却迟迟无所为,拥有食品专业的立法委员郝龙斌于是在1996年12月举办公听会,广征学界、官员和业者意见,提出「健康食品管理法」草案。该法案在立法院经过两年的讨论与协商后,在1999年2月3日三读通过,并于半年后正式生效实施,为政府管理健康食品提供法律(而非行政命令)的依据。
 
    从此,「健康食品」(即大陆所称的「保健食品」)正式从一般食品和药品独立出来成为法律专有名词,而且必须经过科学验证才能宣称保健功效。也就是说,业者须将产品委托GLP实验室进行安全性与功效性评估,再把评估报告与产品资料送交卫生主管机关审查,通过后始能在产品包装放上绿色楕圆形的「健康食品认证标章」(如下图),并且宣称经过认证的功效。
 
    「健康食品管理法」施行十七年,截至今日(2016年10月10日)来共有八个灵芝产品(分属五家厂商)取得健康食品认证,其中有四个产品同时取得两项保健功效认证,通过认证的功效则集中在免疫调节、护肝、延缓衰老、辅助调整过敏体质等四项。免疫调节的作用来自多糖,护肝主要源于三萜,延缓衰老呼应古籍对于灵芝「久食轻身不老」的评价,调整过敏体质则是调控发炎反应的结果,灵芝最主要的价值都表彰在这四项功效里。
 
    虽然业者也可以选择不把产品送检验、送审批,仅当一般食品贩售(这时产品就不能宣称功效,也不能自称为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但几家灵芝大厂还是以取得认证为标竿,由于拥有GLP实验室的大学研究所是健康食品功效评估的主力,因此业者为了取得认证所而委托的试验,便成了促进台湾灵芝研究另一股动力。
 
    小结:产学兼具的灵芝实力,生技产业的成功希望
 
    台湾从1975年作为日本灵芝原料供应者开始,走过四十年的岁月,不仅建立了一条完整涵盖菌种研发、原料栽培、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的产业链,更累积了种源鉴定、药理研究、成分分析、开发应用、基因转殖等科技实力。这一路以来产业与学术界相互影响、教学相长,造就了台湾的「灵芝实力」。
 
当台湾希冀以保健食品产业为跳板,发展生物技术产业、进军国际市场,却又面临大多数保健食品原料都是进口的现实下,条件齐备的灵芝是最能开启成功之路的生技题材。
 
(本文经台湾大学生化科技学系教授许瑞祥审阅)
相关文章!